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于2014年。其前身是人文学院在1993年设立的艺术系,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致力于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和国际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艺术学院目前开设有绘画、书法学和音乐学三个本科专业方向,面向国内外招收中外学生。2018年学院获批教育部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点授权,并于2019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2021年,获批艺术学学硕授予权,2024年,又成功获批艺术学一级博士授予权和音乐学专硕授予权。

艺术学院下设蒋兆和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工笔画研究创作中心,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各研究机构本着立足科研,服务教学的宗旨,定期在校内外开展艺术展览和学术研讨活动,并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展览,不断提升学院在国内外艺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艺术学院师资实力雄厚,先后聘请著名美术家马振声教授、著名书法家言恭达教授、著名艺术家杨晓阳教授为我院名誉院长。现有专业教师30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8名,讲师13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9名,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高端人才。教师们在艺术界都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4名,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1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名,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名,西泠印社社员1名,中央文史馆馆员1名。艺术学院还聘请了著名画家刘文西、朱理存,著名书法篆刻家欧阳中石、黄惇,著名歌唱家戴玉强、董华等教授为兼职教授,他们都受邀亲临学校指导教学。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4项(含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2项、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社科研究项目1项、国家语委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北京市及省级项目10余项,横向项目4项,校级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70部,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80余篇,出版普通高等学校美术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2022年以来,学院教师公开发表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SSCI二区以上高级别刊物论文2篇,CSSCI核心刊物论文(含及以上)70余篇;主持国家级社科项目3项,北京市项目1项,校级项目11项,出版著作17部,教材10部,获批专利2项。各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音乐教研室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等十余项课题;在国家大剧院、中国音乐学院举办多场音乐会;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等数十项荣誉;作品在国内外重要音乐节展演。书法教研室学术著作获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学术论文一等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2025年度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等多项国家级奖项。绘画教研室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被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收藏。这些成就充分体现了艺术学院教师团队卓越的学术水平和艺术造诣,展现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方面的综合实力。

在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化校园环境中,艺术学院始终站在国际视野的前沿,坚持传承、传播、交流、创新、发展的办学宗旨、努力塑造教学研究型的学院形象。以中国艺术国际教育与国际传播的教学示范为学院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艺术学院在专业培养上始终以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为立足点、以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教学为专业基础,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

艺术学院注重专业加外语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环境中的竞争力, 具有良好的国际艺术交流氛围,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乌拉圭、墨西哥、保加利亚等国举办中外艺术交流展览和互访活动。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活动、赛事、艺术节中已获得50余项荣誉,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学生代表学校多次赴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进行巡演与巡展,深受国际友人的好评,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往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