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院介绍 师资力量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 规章制度 国际交流 学生园地 校友天地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学院介绍
师资力量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
规章制度
国际交流
学生园地
校友天地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
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研究专题系列讲座:艺术学与艺术学理论
发布日期:2023-12-20浏览次数:字号:[ ]

2023年12月15日下午15:00,由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主办,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协办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研究专题”系列讲座之一《艺术学与艺术学理论》,在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四层日新讲堂顺利举行。

本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科二级教授彭吉象教授主讲,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尹成君教授进行学术主持,艺术学院领导及硕士生导师莅临讲座。

讲座介绍

艺术学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但是直到近代,它才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中国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应当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华美学精神。

为加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专业支撑,根据艺术类人才培养的特点,国务院学科办对艺术学的学科布局进行了两次重要调整,与此同时,美育与艺术教育也在逐渐产生着新的变化。新时代的艺术教学将继续坚持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依照课程综合、重视艺术体验的教学方式,与国家教育改革的走向持续保持一致。


讲座内容回顾

讲座正式开始之前,彭吉象教授介绍了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的六个专业委员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比较艺术学专业委员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等。第七个专业委员会——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正在筹备成立。由此切入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艺术学的历史发展及艺术学学科理论原理的建构进程。

首先,彭吉象教授回顾了艺术学及艺术学理论的产生及发展历程。他谈到艺术学和艺术学理论古已有之,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较晚,“艺术学之父”康拉德·费德勒于19世纪末第一次提出了艺术学;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苏联、德国等相继对艺术学进行研究和探讨,而中国的老一代学者,比如彭教授的导师宗白华先生,均大力提倡艺术学。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艺术创作繁荣,艺术人才涌现,艺术教育发展,90年代,我国教育界与学术界开始明确将“艺术学”与过去通用的“文艺学”分离,彭教授率先出版了第一本《艺术学概论》教材和第一本《中国艺术学》专著,而其不断充实的第六版《艺术学概论》也即将出版,英文版的《中国艺术学》也正由我校的吕世生教授组织翻译,计划对外出版。1997年,教育部第一次将“艺术学(0504)”作为一级学科放在文学门类之下,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把“艺术学”列为一个学科门类。

接下来,彭吉象教授为我们分析了美学与艺术学的联系与区别。在联系上,艺术学脱胎于美学,二者又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缘关系,甚至共享某些概念和范畴;而它们又有着学科门类不同、研究内容不同等区别。

随后,谈及了艺术学理论及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他认为,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理论,应当建立在各门具体史论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整体的、系统的、综合的研究;也要从宏观上、整体上指导各位具体艺术种类的史论研究与艺术创作。针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他提出参照文学的划分法,划分为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三个部分和参照艺术系统的划分法,划分为创作论、作品论、鉴赏论(艺术接受论)三个部分这两种方法。并进一步指出,随着时代发展与学科交叉,艺术学理论学科产生出以比较艺术学为代表的许多新的艺术学分支学科。因此,学习与研究艺术学理论,在指导艺术创作、指导艺术批评、构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以及繁荣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上,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在通过举例古希腊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以及19世纪俄国沙皇统治时期的俄罗斯艺术发达情况,介绍马克思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发展不平衡关系”这一理论之后,彭吉象教授从六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文艺思想的重要性。第一,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新实践来定位文化工作;第二,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高度来认识文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四,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第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六、强调艺术理论和文艺评论的重要意义。

讲座最后,彭吉象教授从中国艺术历史悠久、中国艺术门类众多、中国艺术体系繁杂、中国艺术成就辉煌、中国传统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等方面,总结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问题。并认为,从艺术创作来看,中国传统艺术在创作规律、创作过程、创作方法、创作心理以及对于艺术家道德的要求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理论;从艺术鉴赏来看,中国历代有大量的诗话、词话、画论、书论、文论、乐论、戏曲论、小说评点等,都蕴藏着丰富的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理论宝藏,需要我们好好去收集和整理;且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尤其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美学,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美学,以六祖慧能为代表的禅宗美学,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彭吉象教授将其概括为六个字:道、气、心、舞、悟、和。

讲座总结

讲座结束,老师和同学们和彭吉象教授就艺术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重写中国艺术史过程的中国话语权研究、海外中国学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最后,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尹成君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学术总结。她认为,彭吉象教授围绕“艺术学与艺术学理论”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为老师与学生们开阔了思路与视野,无论是对艺术学发展历程,还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等问题,都进行了开阔与系统性的理论阐释与架构思考,引发师生在艺术学新学科目录调整后,如何在新形势下围绕学科建设,在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学习创作中承继传统、立足当下并面向未来,带来深刻启发。彭教授所讲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也给广大师生在未来的艺术学习、教学与研究,带来了足够的信心。尹成君老师进一步总结到:

      其一,新天地新空间。一批批中国学者以自己的思考与践行,不断努力建构中国自己的艺术学学科体系。从20世纪早期的宗白华、张泽厚等,再到20世纪中期以来的王朝闻、张道一等为代表的一代代学者 ,为艺术学学科建构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彭吉象教授在内的一批当代学者也在进行着长期的努力。作为学科体系中的老师与同学,应该倍加珍惜学科的不断建构为艺术从业人员带来的广阔天地与发展空间。并结合北京语言大学学科特色与优势,结合北京语言大学的国际化平台,为艺术学及其艺术学理论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不断探索新路。

      其二,打通、融通的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彭吉象教授详解了艺术学及其艺术学理论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尤其是新学科目录调整后,学科的发展路向与相应要求。广大师生应该更加奋发努力,抓住契机,不断深化艺术学学科建构,扎实推进艺术学理论学习与研究,在新文科视阈之下,多角度、跨学科、交叉融通中不断建构具有北京语言大学特色的本专业的学科视野与知识体系。

      其三,如何建构“中国艺术学”?彭吉象老师谈到中国艺术学在发展过程中,盲目崇拜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艺术问题的问题,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与建构,不仅需要借鉴海外的优秀研究成果,而且更应从中国悠久的艺术传统中再阐发再发掘,从而建构中国自己的艺术学,即中国艺术学。建构中国艺术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可谓“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在北语这个国际化平台上以中国传统艺术传承与传播为首要任务,更应在其中发挥特色作用,不断从中国优秀的艺术传统中生发新的知识生产并进行当代转化,为“中国艺术学”的建构贡献力量。

      此次彭吉象教授在北京语言大学的首场讲座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为以后更多精彩的系列讲座拉开了序幕。期待未来彭吉象教授为我们呈现更多关于艺术学和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的学术讲座。

此次讲座,彭吉象教授以两个半小时的演讲,对“艺术学与艺术学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解读,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对学习和研究艺术学理论的重要性,深知应以此为指导,在国内国外传播好中国艺术。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