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传播研究专题系列讲座:文明互鉴——中世纪中外都城比较研究 |
发布日期:2023-12-12 | 浏览次数: | 字号:[ 大 中 小 ] | | |
|
2023年12月7日下午2:00,由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及科研处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外国语学部“文化遗产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协办的艺术学院“国际艺术传播研究专题”系列讲座之一《文明互鉴:中世纪中外都城比较研究》,在北京语言大学教二楼101教室顺利举行。 本次讲座特邀美国西密歇根大学教授熊存瑞教授主讲,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尹成君教授进行学术主持。此次讲座,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李国华老师,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文化遗产发展”项目负责人陆薇老师、项目教师代表刘明谦老师及艺术学院史大鹏老师、王艳丽老师莅临现场,中外学生共同参与本次讲座。 隋唐长安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大都市,人口、城市面积、建筑、财富、政治地位都远在其他城市之上。本次讲座熊存瑞教授以开阔的文明互鉴为视角,结合大量新鲜的文献材料,以长安为焦点,从地理位置、兴起、衰落、城市布局、人口等方面着手,比较与其同时代的欧亚都城君士坦丁堡、科尔多瓦、巴格达的异与同。从而,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极其纵深的历史视野,并在城市的兴衰中,展开世界不同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引发更深刻的关于人类社会文明互鉴、文明共生的诸多思考。 讲座开始之际,熊存瑞教授以长安城的历史变迁为脉络进行讲述。主要内容包括长安城的历史兴衰、人口密度及长安城与易经乾卦的关系。熊存瑞教授指出,关中地区在西周时期具有重要意义,故西周至隋唐时期都择其为都城。西汉时期,由于长安城易守难攻的特性,使之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及军事中心。隋唐时期,隋文帝杨坚建立新都——大兴城,即后来的隋唐长安。 接下来,熊存瑞教授对中世纪外国都城的情况进行了讲解,以比较它们与长安城的异同之处。熊存瑞教授首先提到的都城是君士坦丁堡,并对它的地理位置做出了详细的介绍。随后,熊存瑞教授着重强调了君士坦丁堡中的狄奥多西墙(Wall of Theodosius)、金角湾铁索(Golden Horn)、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等建筑是当时的战争及贸易的重要防线,突显了它们的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 第二个典型的案例是科尔多瓦。熊存瑞教授对这座城市的兴衰史进行了说明,如在公元十世纪时,科尔多瓦是西欧最大、最富有的城市,十一世纪逐渐淡出历史等等。其中涉及到的内容还包括城市的人口、建筑等方面。 随后,熊存瑞教授讲述了巴格达(Baghdad)的兴衰史:公元762-763年,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al-Mansur)于底格里斯河畔建圆城,又称巴格达。由于它的直径只有2.7公里(约8.5平方公里),所以向城外发展,使得南郊成为了繁荣商业区,并向东北开辟新区。10世纪中(公元946年)哈里发总部迁入,成为新的政治中心,哈伦·拉希德(Hārūn al-Rashīd)成为巴格达政治、经济的一个高峰时期,也是当时唯一一座可以与长安相匹敌的城市。 最后,熊存瑞教授进行总结。他谈到,与这三座城市相比,隋唐时的长安在许多方面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它是唯一一座强调天人感应的城市。与此同时,它们之间也有许多共同点,如它们都体现了帝王的个人意志,都是在旧城的基础之上修建而成,且都有明显的兴衰过程等。 讲座结束,老师和同学们与熊存瑞教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他们就城市的建筑修建风格、建造特点、城址供水、天人感应思想等问题与教授进行探讨,使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受到深刻的启发。 陆薇老师谈到,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等角度展开思考,本次讲座熊存瑞教授作为文化遗产方面的专家,通过多重案例对中外都城的地理位置、历史遗存等进行比较说明,为跨文化对话与文化共同体构建做出了论证与阐释。李国华老师则以地理学角度切入,与熊存瑞教授探讨了研究者在选题方面应当注意的思维方向和问题。王艳丽老师认为,熊存瑞教授之所以开拓出如此丰富的选题,是因为有着扎实、深厚的史学基础,也希望通过此次讲座,结合艺术表演的场域问题及舞台比较等方面,为现当代艺术创作带来全新的认识与思考。 最后,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尹成君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她谈到,熊存瑞教授的分享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本次讲座在文明互鉴的视角下,以长安为焦点,与君士坦丁堡、科尔多瓦、巴格达进行比较研究。熊存瑞教授以历史纵深的视野,展开了空间上的叙述,其中包括建筑、人口、布局、供水等意识下的文明互鉴的内容。第二,熊存瑞教授的分享,让我们了解到城市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兴起与衰落的,并在此进程中,回望城市、文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讲座构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关于城市变迁、文明变迁的历史演变体系,这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文明互鉴的视角下,应该对文化、文明进行重新的发掘和阐发。第四,尹成君教授谈到文明互鉴要具有文化自觉的意识。她认为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提出的“文化自觉”,至今具有启示意义,尤其在全球化遭遇到空前挑战的今天,在文明互鉴视阈下,更应该重新发掘与认识“文化自觉”的当代意义。这其中包含三层含义:其一,一个民族要首先找到自己民族文化当中的最优秀的种子。在熊存瑞教授所讲的这四个城市背后,都鲜明地代表了其各自文化及每个文化背后的文明。在这四个文明当中,它们的文化、族群、区域存在着怎样的优秀文化的种子,又如何从中反观自身,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其二,我们不仅要找到优秀的文化的种子,还要把它放在当下的语境当中、土壤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进行当代的转化。其三,文化与文化,文明与文明,是需要互看的,只有互看互望才能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他者。文明需要互鉴,在世界文明大视野当中,我们要以实际的践行,不断促进文明与文明之间、文化与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 此次讲座的顺利举行,对北京语言大学师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思路和艺术视野。全体师生衷心地期待熊存瑞教授的再次讲座。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