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院介绍 师资力量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 规章制度 国际交流 学生园地 校友天地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学院介绍
师资力量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
规章制度
国际交流
学生园地
校友天地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
艺术学院绘画专业研究生论文在第七届全国高校美术教育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中获优秀奖
发布日期:2023-10-12浏览次数:字号:[ ]
        2023年9月1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指导,《中国美术报》社主办,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通大学研究生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高校美术教育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在南通大学顺利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江海融通,以美培元”,旨在为在校美术教育专业硕、博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分享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来自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语言大学等70余所高校博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生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建构面向未来、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学科与美术学学科体系。我院2022级绘画专业研究生耿嘉怡所提交的论文《当代国际传播视域下的艺术学科美育课程建设》获优秀奖,指导教师为尹成君教授。

获奖名单

 获奖作者 

        耿嘉怡,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2022级中国美术与国际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获第四届“光祈杯全国高校艺术学科论文比赛”优秀奖、第十届“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学术会议论文”二等奖,参加“2022年中华美学学会年会”、“2023年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并收录至论文集。2022学年获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北京语言大学教育艺术基金二等奖学金,现任艺术学院研究生会主席。

论文核心思想 

        本次会议围绕“当代美育改革与发展”、“美育基本理论研究”、“美育课程建设”、“美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议题进行展开。近年来,艺术与国际传播教育逐渐成为学术领域的热点问题,传播学的理论研讨为美术课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文章通过研讨历次美术教育的培养方案,思考当代国际传播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构建路径。

        在当代全球化趋势中推动美术教育与国际接轨,增进中外文化交流,首先应该建构起学生对于艺术传播观念的整合了解。其次,在全球化日益受到挑战的今天,面对高等教育学生美术教育培养方案,应当重新在国际化语境下调整教学模式。在认识了解艺术传播观念后,进一步在日常学习中加强传播方向的互动课程引入。在面对文艺学、传播学等交叉学科时,我们要以开放性心态去促进多学科教学融合,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去分析延展学术创新实践,利用各学科优势升级阶美术教育学习模式,以此促进艺术传播活动发展与实践应用。

       总而言之,非常荣幸我的论文在“第七届全国高校美术教育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被评为优秀奖,这离不开我的导师尹成君教授和学院各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特别鸣谢尹老师,您不仅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给予我引领和教导,更在生活和工作上带给我众多积极的影响和鼓励。接下来,我会继续关注美育的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深化中国美术与国际传播专业方向的理论学习,在中国美术与国际传播实践方面做出更多更加深度的思考。

 指导教师 

        尹成君,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曾为北京语言大学学科建设专门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语言大学科学研究专门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蒋兆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国家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全国艺术科学项目评审专家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国家新闻总署、中国画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画学刊》编委及其学术主持人,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国际美学协会会员等。主要从事中国美术史、中国画论,中国美术批评、中国美学、绘画与文学互文研究、中国美术与国际传播研究等。近年来出版著作9部,其中《栽种一根生命的树子——蒋兆和艺术研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立项、中国文化艺术全面推广的重大项目——中国艺术数字化推广平台之出版子项目,文化艺术出版社;作为副主编主编《蒋兆和研究》文献集,百余万字,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主持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等。近年来为国内外著名大学、美术馆如香港理工大学、关山月美术馆、中国农业大学等做有关中西艺术,蒋兆和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等专题性学术讲座10余次。在美国多所大学进行有关20世纪中国水墨人物画图像研究、中国绘画美学、中国艺术海外教学与交流传播系列讲座多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