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院介绍 师资力量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 规章制度 国际交流 学生园地 校友天地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学院介绍
师资力量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
规章制度
国际交流
学生园地
校友天地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学术周展览|循典—艺术学院2020级书法专业研究生作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1-11-23浏览次数:字号:[ ]

循典



11月8日至11月22日,“循典—北语2020级书法专业研究生教学观摩作品展”在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厅举行。本次参展作者有艺术学院硕士生崔书赫、陈国敬、王先志、刘学、郭睿,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博士生吴倩、硕士生周展乐和程玉儿共八位同学。展览作品涵盖了书法、篆刻、国画等门类,内涵丰富,风格迥异,或雄强、或婉约,或精细,或朴拙,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同学们在书法、篆刻临习与创作的过程中,还注重书、画、印三门融通的创作实践,入古出新。此次展览作品的形式也十分丰富,包括册页、手卷、条幅、扇面等。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特别准备了本次线上微展,本次展览是北语艺术学院书法专业研究生创作教学的集中展示,不仅凝聚了老师们的心血和殷切教导,也表现了同学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以下是艺术学院2020级书法创作与国际传播专业研究生陈国敬、王先志、郭睿、刘学、崔书赫五位的同学优秀作品,供大家欣赏。(排名不分先后)




陈国敬

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硕士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书法创作与国际传播专业

《颜派书家钱沣书风初探》发表于《大众书法》2021年第4期


《循典》既是本次展览的主题,也是书法人需要终身恪行的准则。作为研究生,追寻典则也应是有主次的。目前我侧重于二王一系的小行草,并通过二王、赵孟頫和米芾分别解决用笔、结体和章法的问题。在我看来,对于不同书法内涵的表现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课题,展览所选择的作品都展现了我这一阶段的实践主题,即行草书中疏密与轻重的关系对比。



《书微四则》50*100cm



《石涛画跋六则》 140*35cm




《石涛学画自叙》28*40cm



《学书小记》 160*90cm



《十月十二日记》28*40cm



《大涤子题画诗跋》120*50



《临张季明帖》25*30cm



《大观帖选临》80*30cm




王先志

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硕士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书法创作与国际传播专业

作品入选中书协举办“第三届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


《循典》是我的导师朱天曙教授为我们这次展览所题的名。我也时刻以“循典”为醒,追循典则。我研究生阶段主要是以小字行草书为主,自认为取法的颇多,或二王,或米,或欧,或董。我认为学书就应该像米芾一样去“集古字”,“取褚长处,总而成之”自己将它融会贯通,入古出新,形成自己风格面目的作品。



节录《颜氏家训》180*80cm


   



册页《归去来兮辞》局部  34*17cm



《正山堂茶诗》170*60 cm




郭睿

本科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

硕士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书法创作与国际传播专业


本次展览的主题《循典》意为追寻典则,在平日的创作中我们也应时刻遵循典则。目前我的创作主要以小楷为主,取法赵孟頫,兼习米芾、二王。力求在笔法精熟的基础上,探索其更深层次的意境,正如黄庭坚所说的“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做到入古出新、书画结合,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



《临赵孟頫汲黯传 》纸本 16*32cm*14



《云想衣裳花想容》绢本设色  472*53cm


《富春山居图》  纸本  750*50cm 



《隐居十六观》  纸本  25*600cm




刘学

江苏宿迁人

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硕士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书法创作与国际传播专业


“循典”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意在遵循典则,在书学过程中要广纳古代经典碑帖,以明辨是非、总结古人的知识经验,入古通今,古为今用。目前我的创作主要以魏碑为主,兼习二王、孙过庭,力求将帖学中的灵动柔美融入魏碑雄健遒劲中。


《滕王阁序节选》  48*180cm




《南岳七十二峰 》68*180cm



《苏轼词五首》 40*138cm



《篆书对联》 40*138cm




《白居易琵琶行》  80*180cm




崔书赫

1997年生,江苏徐州人。

本科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书法学专业

硕士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书法创作与国际传播专业

现为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会主席、

北京语言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常任代表;

作品入展全国高校第二届研究生书法篆刻教学展览。


祝竹先生曾治一印,印文曰:“循典稽古”,意为考察古代经典以明辨道理是非,总结知识经验从而于今有益,为今所用。愚以为根植传统须博观而约取,书法如此,读书亦如此。本次展览主要体现本人对于行草书传统脉络的探索学习,偏以“博观”一面,涵盖了晋唐、明清的若干笔法与风格,为近期个人对传统书风的梳理探求作一次简要的汇报。



《艺微选抄(其一)》 75*169cm



《草书势》  110*138cm



《水调歌头》   93*180cm


《程邃诗六首》   34*34cm*2



《文心雕龙选抄》  96*180cm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